
杨云
“罗嗲,你的‘满伢子’杨云又走路来了。”我刚进罗嗲的门,就听到常来串门的彭娭毑声音。
只见桌上有一袋新买的药,范娭毑脸色阴沉地坐在旁边,罗嗲默默地坐在对面。“怎么了?”我问。彭娭毑指了指那袋药。我打开看了看,立即明白了。这些药与范娭毑每天吃的药同名,但厂家不同。她肯定嫌罗嗲买贵了。
“药店吗?”我照着药品清单上的电话拨了过去,说明罗嗲还未脱贫等情况,药店员工爽快地答应药送回店就立马退钱,原来的药到店后第一时间通知我。当我从药店返回并把近400元现金送到罗嗲手上时,他抓着我的手说:“有‘满伢子’杨云,真好。”
罗嗲,是长沙县青山铺镇天华村唯一未脱贫户,全家建档立卡三人,是我2018年驻村以来结对帮扶的对象。与我父母同龄的老俩口已快70岁,患有慢性病;年近40岁的儿子有精神分裂症,比我稍长几岁。
两年多来,在罗嗲心中,我就是他的“满伢子”;在我心中,罗嗲就是我的“父亲”。
这里面,不仅有“儿子”对“父亲”浓浓的爱。逢变天,尤其是秋冬季,一定会走路上门看看老两口的血压高不高、头晕不晕、呼吸顺不顺、胸闷不闷等,及时把情况告知驻村医生。逢春季,每周都走路上门,密切关注“大哥”的精神状况,是否按时服药,是否有发病先兆等。逢秋冬季,尤其是晴朗天气,经常上门看是否需要晒被褥等。逢春夏季,他家种的空心菜、辣椒、茄子等吃不完时,每周五都上门购买。逢伏天,酷热持续影响鸡鸭产业扶贫时,发动单位、朋友等买蛋等。
这里面,更有“父亲”对“儿子”浓浓的爱。逢上门消费扶贫,总是送我到村口,直到我进家门报平安后才放心。逢雨天,叮嘱我要打伞走访,裤子、鞋湿了要及时换。逢酷暑,嘱咐我要多喝水,中午少走访。逢餐点,常询问我吃饭没,吃了啥。逢春末夏初,提醒我要在村部住处挂蚊帐,走访路上特别注意蛇等。
句句润心田,处处显亲情。我和罗嗲不是父子更胜似父子。罗嗲是勤劳善良而又朴实可爱的人,在低保、重残、养老金、公益岗、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等精准帮扶下,他家已持续稳定达到脱贫条件,预计2020年全家纯收入将达到4万元以上,脱真贫、真脱贫。
(作者系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
责编:贺志波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市委书记蒋良铁专题
市委副书记、市长向子顺专题
祁阳“两违”建筑及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回头看”专栏
改革潮涌 三湘竞发——聚焦2025湖南省两会
字在浯溪 祁阳有戏
祁阳市“两重”“两新”送解优专项行动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