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甚至一湖水”,近日,全省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第二批示范学校、祁阳县一中举行全校性知识产权方面的培训,为教师在教学中有机渗透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祁阳一中生物教师、祁阳县α科技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席少明围绕“教师应该知道的知识产权基本知识”这一主题,采用大量案例,引导老师提高认识,树立产权保护意识,以便为课堂教学及日常工作中运用知识产权“精准助力”。
知识产权是指对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占有使用、处分和收益的权利。作为一种无形财产权,知识产权的确认或授予必须经国家专门立法直接规定,为权利主体所专有,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著作权(版权)等。席少明重点介绍了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回应了老师们非常关切的问题。例如,数学课上一名同学发现了一种新颖的解题方法,他的解题方法能够申请专利吗?旅游途中,有一位同学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植物,她想把她发现的新植物去申请专利,可以吗?“流氓兔”是韩国一个著名的卡通形象,被用作许多商品的商标。但是,用“流氓兔” 在中国申请商标时,却被中国商标局驳回了。为什么“流氓兔”在中国注册商标会被驳回?商标注册成功后,是否可以永远拥有这个商标?牛顿提出了著名的“牛顿三定律”,他可以获得“牛顿三定律”的著作权吗?学生在作文课上的习作有著作权吗?教师撰写的教案应否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教案的著作权由谁享有?
席少明强调,知识产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跟知识产权打交道。我们去餐厅吃饭,各家餐厅都有自己的标志,这个标志也是该餐厅所提供服务的一种标识,这种标识或许就申请获得了商标权。如果是相同标志的餐厅我们经常会认为他们是连锁餐厅,如果不同的经营者采取同样的标志就会让我们误以为是同样的餐厅。餐厅播放的音乐也涉及著作权问题。我们看书看电影,有时影院还没上映、书还没有正式出版已经可以在网络上看到或者在市场上买到,就是我们常说的“盗版”。
经过此次培训,老师们不仅认识到知识产权的价值,同时也深刻体会到,想要引领学生走近知识产权,教师自己更需要积极主动学习。
据悉,为了落实“省级知识产权示范校”的相关要求,祁阳一中依托现有教育资源,积极推进学科教学与知识产权教育相融合,并通过示范课、展示课、交流课等形式,进行达标课的认定及优秀课例的评选。两年来全校各学科教师在全校各班共计上了学科教学与知识产权教育的融合课400余节次,经认定优秀课例达100多个。(刘朝晖)
责编:贺志波
来源:祁阳县融媒体中心
市委书记蒋良铁专题
市委副书记、市长向子顺专题
祁阳“两违”建筑及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回头看”专栏
改革潮涌 三湘竞发——聚焦2025湖南省两会
字在浯溪 祁阳有戏
祁阳市“两重”“两新”送解优专项行动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