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学期开学以来,祁阳一中要求理化生地等科目开足开齐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与动手实践能力,为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探索全新路径。
祁阳县a科技创新工作室负责人、祁阳一中科创专任教师席少明说,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开展创新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开发他们的创造力,已成为国际教育发展的潮流。高中阶段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时期。学生“创新的火苗”从哪里来?经过近三年的实践,工作室全体成员认识到“实验教学”是“点燃学生创新火苗”的行之有效的“打火石”。于是,从本学期开始,建议学校重视“实验教学”的开设,以此加大对学生科技创新意识与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
实验是创新之本。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大多出自实验室,实验是验证、探索、发现新东西最重要最可靠的手段。平时观察到的新东西,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平时发现的奇异现象,要研讨要探索,就要动手做实验。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必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验能力。
工作室的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一是通过演示实验的开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实验的能力;二是利用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活学生思维;三是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扩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兴趣;四是在科任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独立操作和自学能力,使学生获得比较熟练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帮助学生学会用实验手段研究科学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勇于探索,勇于实践。
多数学生反映,实验不再停留在老师的“黑板上”,而变成了“学生亲身经历的一部分”,通过触摸那些“瓶瓶罐罐”,学习变得“有趣多了”。
责编:贺志波
来源:祁阳县融媒体中心
市委书记蒋良铁专题
市委副书记、市长向子顺专题
祁阳“两违”建筑及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回头看”专栏
改革潮涌 三湘竞发——聚焦2025湖南省两会
字在浯溪 祁阳有戏
祁阳市“两重”“两新”送解优专项行动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