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耕时节,七里桥镇竹山湾村早宣传、早谋划,吸引在外能人返乡创业,培育大户赋能农业发展,田间地头焕发出勃勃生机。
走进竹山湾村的红薯种植基地,一排排地膜覆盖的田地映入眼帘,就像“春季交响曲”中的“五线谱”,蕴含着无限生机。这几天,种植大户廖天晴正组织村民们忙着除草、整地、挖沟,为即将栽插红薯做前期准备。廖天晴眼光独到,他瞄准农业发展的美好前景,义无反顾的从外地回到家乡,承包了村里以前的抛荒地搞特色种植。廖天晴告诉记者,他今年引进的“百里香”、“西瓜红”等优质红薯品种,按照食用、加工等不同用途进行分片种植,同时采用大棚育秧、地膜覆盖等方法进行深耕细作。秧苗移栽时间与传统节点相比,要提前一个多月;由于生长周期延长,管护精细,红薯的亩产要比传统种植高出一千五百斤以上。
红薯种植户:廖天晴
以前在外面打工,这几年发现家乡对农业比较重视,所以就回来搞了几十亩地种红薯,以后打算再建个加工厂,提高红薯的附加值。
竹山湾村因为地势偏高,加上缺乏劳力,以前有不少高岸田都长期抛荒。近几年,在“湘商回归和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吸引下,不少在外打拼的能人把创业的眼光聚焦到了家乡,创业的重心也转移到了农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增添了强劲的动力。
七里桥镇竹山湾村支书、主任:谢成民
我们村共有稻田面积1100多亩,以前还有抛荒现象,今年,我们村支两委积极引导,全村涌现了4位种粮大户、二位水果种植大户、一位红薯种植大户,不仅有效地解决了稻田抛荒,更为今年本地的粮食稳产增收奠定了基础。
责编:刘继林
来源:祁阳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市委书记蒋良铁专题
市委副书记、市长向子顺专题
祁阳“两违”建筑及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回头看”专栏
改革潮涌 三湘竞发——聚焦2025湖南省两会
字在浯溪 祁阳有戏
祁阳市“两重”“两新”送解优专项行动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