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8 14:39:43
编辑:李学军 | 作者:陶冶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我县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全面提档升级,在为贫困地区带去人气、财富的同时,也为改善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为致富奔小康提供了硬件支撑。

大村甸镇凼桥村属于缺水村,以前村民饮用水全靠自家打井,一到干旱季节,吃水就成了大难题。自从2019年大村甸水厂实现供水以后,凼桥村家家户户争着安装新自来水,村民的生产生活用水都得到了有力保障,再也不用为用水而发愁了。
我们村里对自来水开户的积极性比较高,达到了百分九十,开了四百多户了,老百姓对这个水很满意。 2018年11月份开工建设的大村甸水厂是市、县重点项目和全县重点民生工程,总投资概算3.65亿元,设计供水能力为6.1万吨每天,管网覆盖143个村,建成后能从根本上解决衡邵干旱走廊我县北部五镇一街道共29万群众饮水不安全的难题。在文明铺镇新塘角村卫生室内,医生伍春燕正在为前来看病的村民听诊、问诊。2016年,文明铺镇新塘角村的标准化卫生院正式投入使用,通过本土化培养的伍春燕便被分配到这里成了村里的一名医生。除了提供打针、开药等医疗服务之外,她还免费为群众提供听诊、咨询、测体温、量血压等服务。以前我们这里没医生,我们看病要去隔壁村、牛角塘那边,后面我们村里有了,大家都在这里看,条件很好,医生很关心,看病条件也很好。在自己的村里面造福自己的村民,能给他们带来便利,自己心里也是很开心的。近年来,我县投入近3000万元资金用于改造与完善566家村卫生室的软硬件设施设备,按照标准独立分设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等功能室,为每个村卫生室配置了一名合格乡村医生,进一步夯实了全县医疗卫生基础,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安全、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目前,我县已建成农村综合服务平台573个,率先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完成农村公路新改建1566公里、自然村通水泥路建设1246.5公里、通组公路957公里。99.5%以上的行政村实现网络全覆盖,92%以上的行政村实现光纤进村全覆盖。标准化村卫生室、电商网点、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农民健身工程实现全覆盖,农村学校教学功能全面提升。
作者:陶冶
责编:李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