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丘改大丘,种植水稻的面积在3-5亩是最好的,水肥都比较好管理。”5月10日,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农垦处的专家团队来到祁阳市大村甸镇凼桥村,全面细致了解村里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把脉问诊”,现场开具“良方”。
坐落在湘江边上的凼桥村是典型的山林丘陵地带,这里的田块分散、高低坡度大,不适合机械化操作,只有部分农户零散种植水稻、蔬菜,收益一直得不到提升。种粮不赚钱,流转没人要,镇村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成为扭转这一局面的重要举措,此次省农业农村厅的专家团队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将会遇到的机耕道修建、电排建设、土地征用等问题进行一一解答,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有了专家的指导,我们的思路厘清了,办法多了,信心也更足了。”凼桥村村支书黄忠诚说,零散分布的低产田变成连片的大田,种田效率提高了,稻田流转率也将得到相应提高。
近年来,大村甸镇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下一心、攻坚克难,积极探索适合丘陵山区乡村振兴新路径,凼桥村先后建成艾草种植基地80余亩,引进移民资金投资建成油茶基地1000余亩,前期每年分红达5万元。
短短几年,凼桥村从一个产业单一、基础设施落后、村民收入不高的小山村变成了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如今,产业兴了,村民富了,山村活了,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人均收入两万余元,村集体收入达到10万元。
责编:李强
来源:祁阳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市委书记蒋良铁专题
市委副书记、市长向子顺专题
祁阳“两违”建筑及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回头看”专栏
改革潮涌 三湘竞发——聚焦2025湖南省两会
字在浯溪 祁阳有戏
祁阳市“两重”“两新”送解优专项行动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