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祁阳15万亩再生稻进入收割季,农业技术人员现场随机抽取、测产验收,数据显示每亩产量达到680公斤。农户们抢抓晴好天气,抓紧收割头茬再生水稻,确保颗粒归仓,不误二茬收成。
在文明铺镇碧芝塘村,种粮大户李江华的100亩再生稻迎来丰收,空气中弥漫着稻谷的清香,成熟的水稻泛着金黄色,两台收割机开足马力驰骋田间,现场机器轰鸣,呈现一幅美丽丰收画卷。去年,李江华首次种植再生稻,因不懂技术,在收割头季稻时,稻杆留得太高,导致再生稻二茬出穗营养不够,产量较低。今年在农技人员的现场指导下,收割稻秆保持35公分,减少稻杆过高导致的营养浪费,为再生稻二茬增收提供了技术保障。
碧芝塘村种粮大户:李江华
今年再生稻头季稻比去年要增产50斤每亩左右,今天割完头季稻之后,明天就施点肥,要比双季稻节约很多成本,产量基本上跟双季稻持平,增效每亩600元。
再生稻是种一茬、收两茬的水稻,即收割头季稻后,稻桩上的休眠芽继续萌发,正常生长发育形成的新一季水稻,具有产量高、生育期短、效益高等优点,深受广大农户和种粮大户的青睐。
祁阳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曾粹林
今年我们利用全市高旱田和深泥脚田,统一推广一季+再生种植模式,推广种植一季+再生稻15万亩左右,我们把技术也跟上去了,通过统防统治和肥水管理,全市的一季加再生长势良好,今天我们在文明铺碧芝塘村现场测产,亩产稻谷结合成干谷达到了680公斤(每亩)。
今年,祁阳市积极引导农户选择适宜再生稻品种,提前播种栽插。从流水线播种、工厂化育秧到机械化收割,实现了再生稻种植全程机械化,通过创新推广减肥减药和节水灌溉等技术,提高农田水肥利用率。同时,建立农技人员定点联系服务制度,组织220多名农技员在关键农时季节深入一线,分工包点,开展技术指导培训,确保粮食增产农户增收。
责编:刘继林
一审:李学军
二审:贺志波
三审:谭俊杰
来源:祁阳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市委书记蒋良铁专题
市委副书记、市长向子顺专题
祁阳“两违”建筑及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回头看”专栏
改革潮涌 三湘竞发——聚焦2025湖南省两会
字在浯溪 祁阳有戏
祁阳市“两重”“两新”送解优专项行动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
下载APP
分享到